你的位置:穿越火线端游更新公告 > 新闻动态 > 美胡达成停火协议,胡塞明确不将以色列包含在内
美胡达成停火协议,胡塞明确不将以色列包含在内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04 点击次数:119
美胡停火协议背后:红海局势的暗流与博弈
一、停火协议的戏剧性转折
5 月 6 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,也门胡塞武装已同意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,美国将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轰炸。这一消息看似突然,实则是阿曼等第三方斡旋的结果。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当天证实,美胡双方已达成停火协议,未来不再互相攻击,尤其不得针对红海及曼德海峡的美国船只。
然而,这场停火从一开始就充满矛盾。就在特朗普表态的同一天,美军 “杜鲁门” 号航母上又一架 F/A-18 战斗机坠入红海,这是一周内该航母损失的第二架舰载机。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・萨雷亚随后宣称,他们在协议宣布前对美军航母发动了导弹袭击,并强调 “若美国恢复侵略,我们将予以痛击”。这种 “停火与攻击并存” 的局面,凸显了双方信任的脆弱。
二、胡塞武装的底线与坚持
面对美国的 “胜利宣言”,胡塞武装在 7 日给出了自己的回应。首席谈判代表阿卜杜勒 - 萨拉姆明确表示,胡塞的立场始终是自卫,只要美国停止袭击也门,他们也会停火。但关键前提是,这份协议 “绝不包括以色列”。胡塞武装强调,将继续打击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以色列船只,直至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封锁。
这种态度并非偶然。自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,胡塞武装以 “支持巴勒斯坦” 为由,多次袭击红海航运,要求以色列停火。尽管美国的空袭造成胡塞武装数百人伤亡,但该组织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反击,多次命中以色列本土目标,甚至迫使全球航空公司取消特拉维夫航班。此次停火,胡塞武装显然不愿放弃这一战略筹码。
三、以色列的意外与强硬反制
特朗普的声明让以色列猝不及防。据《耶路撒冷邮报》披露,以方事先未获任何通知,对协议内容感到 “意外且不满”。就在停火协议宣布当天,以色列国防军对也门发动大规模空袭,摧毁了萨那国际机场的跑道、航站楼和燃料库,导致机场完全瘫痪。以军称,此次行动是对胡塞武装此前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报复。
更具戏剧性的是,7 日当天,以色列监测到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落在境外。尽管未造成伤亡,但这一事件再次证明,胡塞武装的威胁并未因停火而消失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,将继续追究袭击者责任,并警告伊朗 “要对胡塞的每一次攻击负责”。
四、停火协议的现实困境
表面上看,美胡停火为红海航运带来喘息之机。但专家指出,协议存在重大漏洞。首先,胡塞武装仅承诺停止袭击美国船只,并未同意停止针对其他国家或以色列的行动。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分析称,若协议仅针对美国船只,对全球航运的实际意义有限,因为胡塞武装此前的袭击已导致 70% 的商船绕道好望角,推高了全球物流成本。
其次,协议缺乏执行机制。胡塞武装强调,停火的 “真正保障是美国在也门的惨痛经历”,暗示若美国再次空袭,他们将恢复反击。而美国方面,尽管特朗普宣称 “胡塞已投降”,但美军在协议宣布后仍对也门发动了数小时空袭,显示出政策的反复。
五、地缘格局的深层影响
这场停火折射出中东各方的复杂博弈。对美国而言,持续空袭胡塞武装消耗巨大,仅前三周军费就达 10 亿美元,且未能阻止航运袭击。特朗普政府急于 “止损”,为其可能的中东之行铺路。对胡塞武装而言,停火可缓解压力,积蓄力量,但仍需维持对以色列的威慑以巩固地区影响力。
以色列则陷入两难:一方面担心胡塞武装借停火喘息,另一方面又不愿因过度反应拖累与美国的关系。沙特等地区国家虽欢迎停火,但对胡塞武装的长期威胁仍存戒心。
结语
美胡停火协议的达成,是一场充满妥协与算计的 “战术休战”。它暂时缓解了红海的军事对峙,却未能触及巴以冲突、伊朗影响力等核心矛盾。胡塞武装的 “选择性停火” 与以色列的强硬反制,预示着地区局势随时可能再度升级。正如阿曼外交大臣所言,这份协议能否持久,取决于各方能否将 “建设性态度” 转化为实际行动。而在红海的波涛之下,更大的地缘博弈仍在暗流涌动。
#热点#
Powered by 穿越火线端游更新公告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